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宿州站长网 (https://www.0557zz.com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大数据 > 正文

人工智能产业化进入深水区:如何大“力”出奇迹?

发布时间:2021-09-10 18:35:58 所属栏目:大数据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AI技术的应用正在从少数行业扩大到各行各业,从部分场景渗透到全部场景,从局部探索升级成全面落地,从少数公司的专享变为普惠的基础设施,这一过程,就是如火如荼的AI产业化进程。 2020年AI产业化破局,2021年进入深水区 AI产业化有不同说法,但不论是AI产
4、落地层面,新型AI公共算力基础设施需要地方、产业与企业共同建设,化解AI算力的供需矛盾。
在《2020-2021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》的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上,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为北京、深圳、杭州、上海、重庆,排名6-10的城市为广州、合肥、苏州、西安、南京。在接受罗超频道采访时,IDC企业研究助理副总裁周震刚分析认为,“北京凭借百度、头条这些互联网公司以及国家对AI的扶持,AI数据增长非常快,今年保持在第一位。重庆首次进入前五,在过去一年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,重庆市政府推出系列规划,很多人工智能企业在重庆设立研发基地,有很多商业化投入,人才培育。”
由此可以看到,AI算力就跟水电一样,已成为城市公共资源,对应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城市参与。11月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联合浪潮发布《智能计算中心规划建设指南》,建议采用政府主导、企业承建、联合运营的政企合作建设运营的“投建运”框架来建设智算中心。对于各级政府来说,抓住新基建浪潮中的智能化发展机遇,规划智能计算中心,构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,是谋求经济模式创新和城市治理智能化转型的第一步,也是吸引产业聚集、人才聚集,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。在建设部署方面,尤其需要政府与企业两端共同发力,推动形成多元化参与的政企协同机制。
各地建设新型AI公共算力基础设施,在给钱给地给政策等常规做法外,更重要的是要与当地的产业环境结合,《2020-2021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》就显示,多个城市在自身产业优势及各种因素推动下,在AI应用上取得较大进展,例如东莞的智能制造;武汉的智慧医疗;合肥的智慧农业等。随着更多地方重视AI公共算力基础设施,接下来会有大量的智算中心在全国遍地开花,快速补上AI算力的缺口。
写在最后:
不论是叫AI产业化还是产业AI化,AI大规模应用、工业化生产与全场景落地,都是不可逆的趋势。AI算力瓶颈将越来越明显,甚至捉襟见肘,一场新的计算革命正在进行中,基于AI服务器、边缘计算、智算中心、政府新基建投资,AI算力正在被补足,其终将成为普惠的公共资源,让每一个人都从中受益。
来源丨罗超频道
关于AI加速器
AI加速器是产业加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其背靠产业生态投资,依托AI实验室矩阵的核心技术,云的平台、计算能力以及合作伙伴丰富的应用场景,为入选项目提供课程、技术、资本、生态、品牌等层面的扶持;并与入选项目共同打造行业解决方案,推动AI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落地。
在前两期AI加速器中,从全球2000+项目中甄选出的65个项目,整体估值662亿+,融资总额高达70亿+,70%的项目完成新一轮融资;其中投资乐聚机器人、工匠社机器人、Versa马卡龙玩图,并形成行业解决方案50+。
2019年8月16日,AI加速器三期名单出炉。TOP30项目从1500个报名者中脱颖而出,录取率仅2%,三期项目总估值超200亿。项目聚焦于金融、教育、安全、工业、机器人、IoT、云计算、5G等。入选AI加速器三期,意味着正式成为智慧产业生态的合作伙伴,将与各智慧产业业务深度结合。

(编辑:宿州站长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热点阅读